中国政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山东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无障碍 | 关怀版 登录注销 | 注册

首页 政策法规 资讯中心 四链融合 数据中心 政务服务 平台|服务 专题栏目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新闻

“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时间: 2025-07-15 16:49
大 中 小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40多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有何重大意义?国家级经开区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7月14日,新华社推出第十九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商务部外资司二级巡视员吉小枫,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沈磊,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共话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着眼“深化”  凸显“第一梯队”责任担当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贸秩序正在遭受严重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

  “国家级经开区是经济发展主阵地,也是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稳外贸稳外资‘第一梯队’责任担当更加凸显。”吉小枫说。

  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批国家级经开区从沿海开放城市起步。

  40多年来,国家级经开区由东到西、由点到面,目前已有232家、遍布31个省(区、市),坚守初心使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目前国家级经开区内的外资企业超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约9.9万家,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和进出口额均占全国约1/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万亿元,区内各类经营主体超490万家,包括7.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8.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小枫说,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定位、体制机制等都到了需要调整完善和改革创新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级经开区要在推动发展、扩大开放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面向新形势新任务,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要素保障”等4方面部署16项政策措施。

  工作方案明确,支持在有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布局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优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参加“投资中国”品牌活动;鼓励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建立完善符合实际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这些政策措施,既有完善与提升,也有夯实和深化,力争做到促改革、推开放、谋创新、接地气。”吉小枫说。

  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于1994年,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商务部今年1月公布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苏州工业园区连续第九年综合排名第一。

  “我们正在对照16项政策措施逐项分解、逐条对标,找差距、找机遇,用好支持政策,针对园区情况出题目、写答案。”沈磊说。

  进入中国市场47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青岛、临沂、苏州、杭州8个城市的国家级经开区有相应布点,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已在华设立64家法人企业,2024财年销售收入近1000亿元人民币,约占松下集团全球业务的24.4%。

  赵炳弟说,松下坚持在中国研发创新和本土化发展。工作方案支持布局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有利于松下加速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布局和发展。

  “国家级经开区的区位、产业链和政策优势对松下在华投资发展有着强大吸引力,今年松下在中国还会有新的增资扩产计划。”赵炳弟说。

  释放活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广州经开区,广州实验室坐落于此。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一批优秀科研人员会聚于此。近年来,实验室团队相继推动全球首个拟肽类3CL蛋白酶靶向新冠单药乐睿灵(来瑞特韦)、全球首个抗甲流PB2新药安睿威(昂拉地韦)等多项重大成果实现转化。

  当前,国家级经开区拥有超过700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8.3%。

  “力争在国家级经开区布局更多产业创新平台,打通产品验证、规模化生产及检验测试等成果转化全链条,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吉小枫说。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联动,正是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侧影。

  工作方案专章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打造安全稳固产业链供应链”等多项政策举措。

  “国家级经开区产业聚集度高、制造业基础雄厚,具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条件和基础。”吉小枫说。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级经开区正在按下“快进键”。

  大连长兴岛经开区大力推进石化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区内企业恒力石化改造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万吨,并利用二氧化碳制造聚碳酸酯等产品;武汉经开区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国家级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14%,正在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石化、机械、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

  “将大力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展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吉小枫说。

  近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经常是一个行业在一家园区就形成千亿级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

  宜宾临港经开区建有180吉瓦时全球单体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出货量占全国15%、全球11%;陕西航空经开区、航天经开区具备航空装备、航天动力、飞行器设计、卫星应用等完整产业链……

  吉小枫说,将重点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培育形成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更前瞻视野,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建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加强未来产业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吉小枫说。

  北京经开区招引、培育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杭州经开区布局元宇宙、合成生物等产业,江宁经开区打造未来网络……眼下,国家级经开区瞄准科技前沿,加快谋划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外资企业的参与。“国家级经开区为包括松下在内的企业提供了优质的营商环境、有力的政策服务支持,以及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赵炳弟说。

  苏州工业园区被赋予“继续扩大国际合作,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重大使命。

  沈磊表示,将发挥中新合作、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等功能平台叠加优势,探索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在全球范围汇聚配置资源特别是创新资源,在开放环境下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进一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持续探路  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

  因改革开放而生,为改革开放而“试”,经改革开放而强。

  一路走来,国家级经开区在制度创新、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方面不断突破,成为引领改革开放的风向标。

  工作方案提出,加大国家级经开区制度型开放力度,赋予更多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功能;有序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探索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等。

  “目前有超过30个自贸试验区片区位于国家级经开区内,经开区和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在要素流动、权益保护、市场秩序等多方面形成创新成果。一些国家级经开区主动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进一步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吉小枫说。

  要素保障是国家级经开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单列用地指标、支持立体开发、适度增加混合产业用地等形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等合理用地需求;支持通过产教融合试点、“双元制”教育等方式培养产业技能人才;允许各地区统筹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工作方案聚焦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有针对性地作出部署。

  “工作方案还提出鼓励实施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支持完善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先行先试举措,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吉小枫说。

  抓好试点为改革探路。2024年,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提出14项具体举措。

  “我们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全力以赴把试点红利转化为发展实绩,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等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陆续落地。”沈磊说,将紧盯标志性、引领性改革,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节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今天的中国,不只是制造大国,更是消费大国和创新大国。这为包括松下在内的外资企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机遇。”赵炳弟说。

  赵炳弟表示,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一系列政策举措一定能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政策平台,有助于外资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和本土企业战略合作,构建更完善的产业生态,抓住中国市场更大的机遇。

  “我们将继续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探索自主开放新路径,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吉小枫说。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5日 10 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国家部委网站
山东省政府网站
山东省部门网站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山东省公安厅 山东省民政厅 山东省司法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山东省水利厅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 山东省审计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 山东省体育局 山东省统计局 山东省医疗保障局 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山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 山东省大数据局 山东省信访局 山东省能源局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山东省监狱管理局 山东省海洋局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院校与组织网址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 山东省内高校 山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 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山东省电子学会 山东省信息产业协会 山东省职工与职业教育协会 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 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协会 山东省就业促进会 山东省校企合作促进会 山东省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 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山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山东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网站标识码 zl20240011

ICP备案号:鲁ICP备18023128号 鲁公网安备37010502002049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邮政编码:250000 电话:13969119100

官方微信

首页 > 经信动态
13608723
“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22748
经信动态
20
运行局
Powered by RRZCMS